“会上网,就赚钱” “高薪酬,低门槛” “工作自由,高薪日结” 这样的噱头是不是很有诱惑力? 案 例 分 析 近日,常州的王女士报警称:其在网络兼职的广告页面下留了自己的手机号,后客服联系上王女士并添加王女士好友,让她按照教程下载了一款名叫“IXXX”的APP。随后王女士便在该APP内与“项目员”交流,并按照指令进行操作。刚开始的任务很简单,只是关注抖音账号,“项目员”就会发放返利,这让王女士很心动,也更加相信这份“兼职”能带来高额的回报。 在拿到前期的返利之后,“项目员”向王女士发布了其他任务,要求王女士关闭Wi-Fi和定位,以扫码的方式支付一笔钱,以此来完成“项目”。对此,王女士有所犹豫,但还是选择了一个价位较低的项目试试水,支付了1000元。 在“项目员”的花言巧语下,王女士以为成功获得返利,于是考虑起了更高价位的“项目”,先后又向“项目员”支付了两笔钱,分别是3000元和8000元。 在这之后,“项目员”就不再提及返利,支付的钱也未能收回,至此,王女士才惊觉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