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王婷婷 陈容 李大庆 幸福福鼎图库)春日,镶嵌在田园山水中的“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漫山叠翠,春茶飘香,身着畲族服饰的村民们唱响一首首应时应景的“幸福曲”。
“‘中国扶贫第一村’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把赤溪建设成‘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赤溪村党总支书记吴贻国说。
从“输血”扶贫到“换血”求变,再到“造血”寻富,赤溪村在30多年里完成了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致富小康路。2022年,赤溪村集体收入近2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5元。
易地搬迁 “搬”出新生活
长安新街上,一栋栋徽派建筑民居从街头延伸至街尾,掩映着青山绿水,宜居又宜业。走进自家的舒适住宅,村民雷梅英心满意足。
赤溪村
30多年前,雷梅英和父母一起居住在“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下山溪,过着十分艰苦的日子。“家家户户住着茅草屋,点煤油灯照明,吃番薯度日……”聊起当初的日子,雷梅英总结出一个“苦”字。
随后,一场“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在赤溪村开启。“各级各部门给村里送钱、杉木、山羊,但是下山溪的山地太贫瘠,遍地石块,根本没有办法养活杉木和山羊。”赤溪村党总支副书记钟而钊说。
“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赤溪村开始转变思路,寻求“换血式”出路。
1994年,随着全省实施造福工程,赤溪村将下山溪自然村整村搬迁到中心村,88名畲族群众“挪穷窝”“拔穷根”,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赤溪村另外10个自然村的群众也陆续搬至长安新街两侧,住进新楼房,过上新生活。
赤溪新村 李大庆 摄
此后的脱贫岁月里,赤溪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动加强班子建设,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为赤溪村乡村振兴“开绿灯”,下派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带动提升班子找政策、拉项目、引资金的能力,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2021年,宁德市更是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五条措施》,支持40万元资金用于赤溪村路灯、农贸市场等方面建设,持续推动赤溪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建设。
赤溪畲族风情园
如今的赤溪村,房屋立面、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焕然一新,还配套建成水街沿线景观、畲族风情街、农民文化广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已摇身一变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特色民族村寨。
振兴产业 过上好日子
在赤溪村水街旁,坐落着一座精品民宿——“水街一宿”,负责人吴敬早正研究着如何提升乡村民宿产业。
水街一宿
“这几年,随着村里旅游‘热’起来,村民们纷纷把自家房子进行改造,发展民宿,但始终不够有特色。我们通过外出考察,决定带领村民入股打造标准化民宿。”吴敬早说,自营业之后,该民宿获得好评不断。
水街一宿
穷也山水,富也山水。经过多年发展,赤溪村底子厚、人气旺,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的赤溪村人加入“返乡潮”,在家门口掘金“美丽经济”。
聚焦“大赤溪”乡村旅游,赤溪村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赤溪游客集散中心、九鲤溪水域风光、下山溪峡谷、杜家堡古民居群、云顶玻璃栈道、田园自然风光、森林养生基地等特色旅游项目落地。村民们主动融入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业,先后开办特产店、农家乐、小超市、特色民宿等,实现旅游产业提升和增收“双赢”。
杜家堡
九鲤溪竹筏漂流
冬藏春发,赤溪村的另一主导产业——茶叶,迎来采摘季。
“我们把原来半山上的荒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了12亩茶,每年仅采茶收入就有10多万元。”村民蓝语香介绍,由于茶园所处位置海拔高,所产茶叶品质好、味道好,价格比一般茶叶平均高30%至40%。
以茶兴业促增收。借助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赤溪村几乎家家户户种茶,将茶叶打造成增收致富的“金叶”。目前,全村共有白茶2100亩,白茶收入占全村产业收入的40%。
中国商务直播平台福鼎运营中心
在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茶叶的同时,赤溪村两委还大力引进龙头茶企,实施畲村白茶产业园项目,合作推出赤溪乡村振兴饮品,并依托商务部国际商报社“中国商务电商基地”平台,开通运营福鼎乡村振兴网,以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品牌背景,面向国际宣传销售福鼎白茶,带动全镇乃至全市白茶出口,高质量推动茶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加码 激发新活力
赤溪村文创店内,鹅卵石手绘、民族服饰、原创卡通玩偶、手工编织等特色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逐一陈列在展示架上。
赤溪文创产品(畲哥畲妹)
“我们充分利用赤溪丰富的鹅卵石资源,鼓励妇女创新创业。”赤溪村村委会妇女主任钟丽眉说。2019年,为破解妇女就业难题,赤溪村党总支与宁德鸿爱慈善会社工组织、福鼎市妇联合作,立足“三社联动”试点,成立赤溪畲乡巾帼创业社,激发妇女潜能,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从挑选石头、练习线条开始,赤溪村妇女们尽显妙手巧思,不断融入赤溪当地特色、花鸟鱼虫、畲族元素,让原本普普通通的石头变身为独特的工艺品。
手绘鹅卵石创作
“如今,赤溪畲乡巾帼创业社与文创店融合,既销售创业社成员的手工艺品和其他特色文创产品,也为游客提供亲子手绘等体验项目。”钟丽眉说。
赤溪巾帼创业社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赤溪村充分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重塑传统文化新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深入挖掘扶贫、畲族、红色、山海等文化,加大对杜家堡等传统民居等遗迹遗存的保护力度;
每年举办“四月四”凤凰节等畲族特色节日,组建赤溪村畲歌队伍,并吸纳少年儿童加入畲歌队伍,培养畲歌接班人,传承畲族传统文化,强化村民对畲族文化的认可度与自豪感;
配合旅游产业,开发引入音乐、美术、陶艺、畲族手工艺等文创新业态,建设文创研学基地等文创空间群落,推动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夯实‘硬基础’,增强‘软实力’。我们将持续立足本村特色资源,加强文化建设,让乡村有颜更有内涵,高标准书写赤溪乡村振兴答卷。”吴贻国说。
发展强劲,硕果累累。截至目前,赤溪村已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并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被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