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王婷婷)5月初,盘山而上,越过几道山梁,一座上书“红茗洋”三个大字的石碑映入眼帘,便进入了闽东重要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的福鼎市贯岭镇茗洋村。
村内,有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讲解员张晶晶正向游客们详细讲述这片红色热土的历史。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茗洋村就建立起边界地区第一个地下交通站,村里超过半数的村民自发参与革命,对党忠诚,对敌斗争英勇,国民党反动派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说‘茗洋人连骨头都是红的’,由此闻名‘红茗洋’。”张晶晶介绍道。
作为闽浙边界革命的“摇篮”,茗洋村位于闽浙两省三县交界处,四面环山,地理位置险要,在革命战争年代十分有利于游击活动开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偏远的地理位置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原来的村路是2002年修建的,宽3.5米,路窄弯多,难以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茗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秀桃说。长期以来,茗洋村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
面对困境,茗洋村传承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全力发展以黄栀子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粗加工厂等经济组织、企业,推动全村黄栀子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形成黄栀子初级产业链。同时,依托福鼎白茶品牌,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连片建设生态白茶基地,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为了进一步打开“山门”,茗洋村多方探索,积极发动乡贤、企业等捐资修路,反哺故里。全村干部群众也迅速响应:“我家1亩地不要补偿”“10亩地可以补偿减半”……“修路是村里的大事,也是全村人最要紧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出力。”村民李思建说。
群策群力下,贯岭镇Y826贯茗线道路改造工程在2021年下半年正式迎来动工,路线全长5.3公里,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km/h,采用全幅式路面。
“目前路基建设完成70%左右,预计今年底可顺利通车。通车后不仅可以降低栀子等农产品的运输成本,还能引进更多企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陈秀桃说。
产业富了村民,配套美了村庄,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当下迸发出更多精神的力量。茗洋村还同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修建村级幸福院,升级改造茶园慢道、田园慢道,并结合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贯岭镇红色花海旅游路线,全力做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生机勃勃、环境优美、和谐安康的红色茗洋、特色茗洋、绿色茗洋,让茗洋人走向小康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美丽乡村更加令人向往。
展望未来,陈秀桃表示:“任重道远,我们的目标是把茗洋建设成为闽浙边界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