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教学路,在闽东苏区深山,他永葆教书育人的初心,守护这个偏远畲山小学,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的神圣职责,用坚实的臂膀托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他是占文清
福安市城阳镇茶洋民族小学校长
三尺讲台,寒来暑往
他用爱、学识、阅历和经验
点燃学生们对真善美的向往
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片丹心映畲乡
占文清将原本在城区学校就读的女儿转学到茶洋,一手拉扯女儿,一手培育山区孩子,他的无声父爱,让畲村的众多孩子感受到“占爸爸”的宽厚与温暖。
城阳镇茶洋民族小学距离福安市区21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大约40分钟车程到达。2009年,占文清带着支教任务第一次踏上茶洋的土地,简陋的砖坯教室、破旧的桌椅和教具……这一年,他在柴房中上过课,用玻璃窗当过黑板,虽然条件受限,他还是铆足干劲完成3个年段的数学教学任务。这一年,对占文清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孩子们对他的喜爱和家长对他的信任,孩子们的成绩也显著提高。
2010年,因支教成绩突出,占文清被调回城阳中心小学任教。但回到市区后,他却一直处于“患得患失”之中。
“我始终记得在茶洋的送别场景,孩子们哭着让我常回去看看。”占文清说。
难舍畲山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占文清主动向学校申请再回畲村山区茶洋民族小学继续任教。这一次来,占文清扎根畲山,再也没离开。
2018年秋季,占文清思念女儿,将原本在城区学校就读的女儿转学到茶洋,打那以后,他一手拉扯女儿,一手培育山区孩子,他的无声父爱,让畲村的众多孩子感受到“占爸爸”的宽厚与温暖。
清晨6点就起床,淘米做饭、刷锅洗碗、餐具消毒,除了一日三餐,还有每天至少4堂课的教学任务。晚上辅导学生晚自习,督促他们洗漱就寝后,他继续巡查校园……
13年来,日复一日,他照顾过200多位寄宿生的生活起居,关心过130多位畲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了180多位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自掏腰包5万多元资助山区特困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畲山无言,却见证了占文清为畲乡娃付出的点点滴滴。
“我们学校是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承担周边二十多个自然村的基础教育。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单亲家庭儿童。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要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他们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占文清说,教育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希望更多的人传递爱,让这种温暖更久、更远、更多。
不负韶华谱华章
13年来,占文清不畏艰难,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出一条乡村教育振兴发展道路。
“我来自农村,看到畲乡教育还很落后,很多孩子不能上好学,心里特别难受。”谈及刚到茶洋小学的感受,占文清说是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伟大精神感召着他,让他决心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无论生于怎样的家庭,每个孩子都可以闪闪发光。”13年来,占文清不畏艰难,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出一条乡村教育振兴发展道路。
这些年,他筹资300多万元,让茶洋民族小学的校舍不断完善美丽,校舍扩建260平方米,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校园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极大地繁荣和发展了山区民族教育事业。
“同学们,这就是口琴。”2022年2月,宁德市电教站携手宁德市音乐家协会口琴专委会、福安市教育局、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及电信公司等部门,联合组成爱心公益活动专访团,来到茶洋民族小学,向茶洋小学捐赠了一台电子琴,50支口琴以及《快乐口琴》教材。来自宁德市音乐家协会口琴专委会和福安实小的老师,还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课。
“音乐能给人的一生带来无限的温暖。”占文清介绍,近年来,茶洋民族小学联手福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省助学助残志愿者协会等单位,通过教育帮扶活动,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以美育为切入点,进一步打开畲乡孩子的眼界,架起一条“拉近城乡教育差距”的桥梁,让乡村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
占文清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好,也要把身体锻炼好。”他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陪着学生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绳等游戏,让学生们在学校既学到了知识,又强健了体魄,让学生们在游戏和运动中学会团结与合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占文清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位置,把握学科教学最新改革趋势,积极提高理论水平,不断鞭策自己,做学习型教师。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标兵、优秀班主任……一项项荣誉是对占文清的肯定,而茶洋民族小学的良好发展势头则让占文清的心里更踏实。他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三尺讲台就是他的阵地,他会继续辛勤灌溉学生的梦想,尽全力铸就青春芳华,将这份坚守与热爱传承下去,点亮畲乡孩子的梦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