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人:崔胜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
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大展评委
作品点评
吴颖女士的隶书创作体势平稳,用笔圆厚,通篇章法紧凑茂密。从作品的取法中可以看出《张迁碑》《好大王碑》《西狹颂》《鲜于璜碑》等碑刻的痕迹,说明她在隶书碑刻中下了一定的功夫。
现就作品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作品的风格特征不突出,虽然有上述碑刻的痕迹,但并没有提炼出各碑的特点,只是照搬了一些原碑中的字而已,且不够准确,有拼凑的感觉。这反应出作品在取法中的取舍不够清晰,风格定位上不明确。
在作品的创作中首先是风格的定位,接下来的是书写技术要为之服务,包括用笔、结构、章法。例如《张迁碑》《鲜于璜碑》点画厚重,结构变化大,外延形态奇特,或大或小;字势或正或斜,对比强烈。作品中的:“张、隐、染、世、衹、朝、暮、投、客、同、欲、何、微、禄”等字,虽取法《张迁碑》,但过于平正,没有将此碑结字的俯仰、错落,点画的粗细对比所呈现的趣味表现出来。
《好大王碑》《西狹颂》点画也趋于厚重质朴,但结体却以平正为主,体势宽博,外延变化不大。其变化在于内部空间的收放对比和字势的重心或居中或下移。作品中:“车、翰、门、居、餘、高、霖、东、皋、熟、京”等字多取法《好大王碑》,作者对此碑的平正特征有所把握,但碑中的古拙意味没有发掘出来,碑中的奇妙结字和反常规的处理手法更耐人寻味。基于以上所述,数碑融合先要分析其表现形式的异同,然后加以取舍,同类相融。
建议吴颖女士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同时提高笔墨的丰富能力,做到厚重不失清利,沉稳而不失灵动。使作品整体摆脱单调的沉闷,增加和谐统一表现出来的响亮鲜活。
吴颖书法作品
隶书 《王维诗》
规格 180cm×9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