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王绮蓼)潘雨峰(1889-1952),原名国润,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福鼎市桐城南阳人。雨峰自幼聪慧,早年就读于福宁府圣公会中学(在霞浦)。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保定军校,是该校第三期毕业生。越两年,随同朱执信、黄兴、廖仲恺等人东渡日本,晋谒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开始了他投身民族革命的一生。
潘雨峰先天聪颖夺人,三岁已启蒙熟诵“千字文”,六岁已能诵读“四书”,十四岁时各科达到或超大专水平。1903年,适逢当局招募学生军,年仅十四岁的潘雨峰千里跋涉,考进保定军校。潘雨峰就读保定军校第三期,该期学生几乎全部是辛亥革命派。因三期学生入学之时,正值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哥老会等各种群众秘密组织活动活跃之际。潘雨峰由二期学生黄兴介绍,结识了朱执信,朱对潘雨峰学才兼优十分赏识,介绍他参与革命党的结社活动。
1905年朱执信、黄兴、廖仲恺等人赴日本东京,筹备成立同盟会。潘雨峰随之前往东京,得以谒见孙中山。孙中山听了朱执信和黄兴对潘雨峰的介绍后,对潘雨峰十分赏识,潘雨峰由朱、黄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同盟会第一次会议。这次重大议事与会十一人,唯有潘雨峰一人未达到成人年龄。
潘雨峰东渡日本往返仅半月余。返校后,大力发展同盟会会员。1907年潘雨峰从保定军校毕业,应承同盟会之命,南下广州投奔朱执信,朱领潘雨峰进谒邓仲元将军,朱、邓命潘雨峰去海丰、陆丰秘密组织工农民团并授为前敌总指挥。后又派潘雨峰到福建广东交界的潮汕地带秘密组织闽粤工农民团,朱为总司令,潘雨峰为副总司令。不久,又派潘雨峰到满清新军中活动,发动粤军中的新军投向革命党,并作好起义准备。潘雨峰不辞辛苦,东奔西跑,更不惜生命安危,出生入死,夜以继日,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1908年,潘雨峰受廖仲恺之命远涉重洋,跨海下南洋新加坡一带筹募军饷,并亲自经商筹资。在新加坡,置有十五亩橡胶园,又开办了百货、南杂、布匹三爿小型商店,经营所得全部贡献给革命。当时陈炯明组织粤军商团,亦在海丰、陆丰有所活动,对潘雨峰发展工农民团视为眼中钉。潘雨峰既要防范清廷,又得抗衡粤军商团,同时又要经营生意,开展革命募捐活动,处境十分艰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潘雨峰却能做到节节进展,为朱执信、邓仲元、廖仲恺所称赞。
1911年(辛亥年)广州起义(又名黄花岚之役)之前,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岐对革命党人的行动已有所察觉,早已严加戒备。4月27日凌晨,朱执信与潘雨峰率领闽粤工农民团近千人,由海丰、陆丰抵达广州,以迅猛之势攻入南门,把清军压入两广总督衙门内,后清军援军赶到,革命军不得不撤退。广州起义受挫后,朱执信、邓伟元总结了经验教训,立即考虑到武汉起义问题,又派潘雨峰火速到武汉。
革命党人原来决定首先在武汉汉阳发难,紧接在汉口发动起义,两路围攻武昌。潘雨峰作为同盟会的特派员,匆匆赶到汉阳。同盟会文学社领导蒋翊武却决定在武昌首起发难,潘雨峰随即赶到武昌配合老同学熊炳坤,以大义劝说楚望台军械局守军头目方某。方某先答应,后又犹豫不决,潘雨峰走进方某军营,与方对饮欢聚,随即佯醉发狂,将方某双手十指斩断,使方某无法临阵,熊炳坤一举猛攻楚望台军械局,获得胜利。
起义民军得到军械弹药,如虎添翼。潘雨峰率部直闯黎元洪军营,讲明利害关系,黎见起义民军枪支弹药充裕,士气大振,民心所向,只得发出通电起义,要求各省独立。
潘雨峰在黎元洪发出起义通电后,随即返穗,向朱、邓汇报经过。1911年12月,孙中山自日本回国,这时十七省都督通电拥护孙中山先生,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潘雨峰随朱执信赶到南京晋谒孙中山。孙中山把潘雨峰留在身边,犹如贴身护卫。
中华民国成立后,潘雨峰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先是参与讨袁之役,后随李烈钧转战闽、粵、赣各省。他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在东路军何应钦部任参谋。民国16-17年(1927-1928)先后出任江苏盐城县和福建金门县县长。后因释放一批革命者,为蒋介石所不容,遂退职经商。
潘雨峰民族意识极强,十分仇恨日本侵略军。民国17年,为纪念在“五卅”惨案中被日军杀害的蔡公时烈士,捐献上海山东路附近的私人住宅,创建“公时中学”。民国21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他携眷随难民疏散,辗转返归故里福鼎。
乡居期间,潘雨峰曾发表《告福鼎农民书》,兴办农会,倡导“二五”减租,开展农民运动,并宣传抗日救国,唤起民众参加抗日救亡斗争。民国22年,蔡廷锴将军等在福州成立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他应聘为顾问。
潘雨峰一生嫉恶强权,扶弱济困,清廉正直。晚年思想倾向民主革命。他在国民党“围剿”福鼎革命根据地,白色恐怖笼罩之时,不顾安危,以个人的名望,营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多人,并鼓励子女投奔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潘雨峰于1952年在福鼎病逝,终年63岁。
(本文资料来源《福鼎县志·人物篇》、潘雨峰之子潘令《忆先父潘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