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人过节,总少不了美食相伴。
不同的节日,餐桌上的“C位”各不相同。人们用食物感知四时变化,也从不同的食物中窥见蕴藏已久的节日记忆。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我们去餐桌上,寻找属于福鼎人的中秋味道。
中秋饼
无月饼,不中秋。
仓楼里33号,藏着福鼎人熟悉的传统风味。每年中秋节这段时间,何孔音老师傅一家就在这里忙碌着。深巷幽幽,饼铺飘香,飘出了在外游子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福鼎人习惯称月饼为“中秋饼”。福鼎中秋饼以饼皮酥脆、口感丰富而深受福鼎人的青睐。
而要说到让饼皮如此酥脆的秘诀,做了60多年中秋饼的何孔音老师傅,最有发言权。
油皮、酥皮合二为一,将面团揉至油光后擀开,再经由擀饼机进行来回擀压,反复多次至二者混合均匀。
油皮与酥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便是饼皮在经过高温烤制之后,依旧能够保持酥脆的关键所在。
一张高质量饼皮,是制作一个满分中秋饼的第一步。到了这时,中秋饼的灵魂就该“闪亮登场”了——
芝麻、蜜枣、红瓜、冬瓜糖、花生米等,一个中秋饼里,汇聚了半个甜食江湖。再加上“灵魂主角”猪肉的加入,这馅料才算是真正有了福鼎风味。
馅料制作完成后,用饼皮将其团团包裹,再取模板压至圆盘大小,打上芝麻“锦上添花”,随后就可以送进等候多时的烤炉中了。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在探索美食的道路上,爱吃的福鼎人从未止步。这不,看似平平无奇的中秋饼,也让福鼎人吃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滋味。
板栗月饼?紫薯月饼?榴莲月饼?……不,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它——白茶月饼。
福鼎是中国白茶之乡,当白茶遇上月饼,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揉、擀、包、压,白茶以粉末的形态,成功打入了月饼的世界。在经过一番“历练”后,白茶月饼迎来了最后一道“烤”验。
月饼与白茶的完美结合,颠覆了传统月饼的口味。从饼皮,到馅料,茶香四溢。
薄饼
相比于制作工序复杂繁多的中秋饼,福鼎人中秋节餐桌上的另一位“主角”——薄饼的制作显然要简单得多。
菜市场,是城市里人间烟火最先升起的地方。
凌晨5点,纷纷籍籍的中心市场里,谢小秋已经忙活了好一阵子。
将面粉和水和成糊状,用手轻轻一抓,在烙饼的平底锅上快速摊出一张圆形饼皮。待饼皮凝固成型后,迅速揭起,一张薄饼便制作完成了。
烙薄饼是谢家的祖传技艺,这门手艺传到谢小秋这,已经是第四代了。
做了20多年薄饼的谢小秋,是烙薄饼的行家里手。面糊到了她的手上,就跟“活”过来了一般,“听话”得很。因此,她烙的每张薄饼都能做到薄而不破、香软可口。
薄饼是福鼎的特色小吃,逢年过节,福鼎人的餐桌上一定会有它的“一席之地”。每每过节时,不少现烙薄饼皮的摊点便出现在了市场里,一张张薄如纸的饼皮将记忆中的味道烙在了人们的味蕾上,留住了节日中的烟火气。
中秋粿
在福鼎的美食版图里,还有一种让人赞不绝口的中秋美食。
蔡世龙经营着一个粮食制品厂,各种各样的粿是他拿手的一绝。
中秋粿制作工序看似简单,但却十分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和技巧。
浸泡一夜的米,磨成米浆,加开水后迅速搅拌均匀,米浆变得均匀黏稠,这是让中秋粿更加软糯的诀窍。
凡是蒸制,时间的控制都是关键。
从米浆到米粿,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要达到最佳口感,还需要五到六个小时的冷却。
蔡世龙制作的中秋粿,口感柔韧,米香充盈,与中秋饼、薄饼一起,共同打造出了一个属于福鼎人的舌尖上的中秋节。
根据口味不同,中秋粿大致划分出了5大“门派”。水粿、糖粿、肉粿、槟榔芋粿、九层粿,其中,以九层粿制作最为费时。
由于工时极长,愿意花时间制作九层粿的人越来越少。时至今日,在福鼎大大小小的市场上,已经很难再看到九层粿的身影了。
当然,如今中秋粿已不再是福鼎人餐桌上的“中秋限定”,而是以更加平常的姿态参与着福鼎人的饮食日常。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今天的福鼎人,对于美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中秋饼、中秋粿、薄饼这“老三样”依旧是福鼎人的心头好,是中秋节餐桌上是最容易引起味蕾共鸣的福鼎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