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蛟龙”号上浮至水面。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西侧沟壁完成该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796米。这是“蛟龙”号自2013年试验性应用以来最深的一次下潜。新华社记者潘洁摄
新华社“向阳红09”船5月18日电(记者潘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8日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西侧沟壁完成该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796米。这是“蛟龙”号自2013年试验性应用以来最深的一次下潜。
据主驾驶唐嘉陵介绍,“蛟龙”号在此次大深度下潜作业中总体状态良好,各设备在深海的巨大压力下均运转正常,上一个潜次出现故障的机械手经维修调试后,在本潜次顺利完成了作业。
这次下潜开展了约3公里远的近底航行,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频和照片资料;获取短柱状沉积物插管6管、栉水母1只、大型底栖生物石鳖2只,提取近底水样16升;取得了近底环境参数;开展了潜航员学员海上实艇主驾驶培训。
此次随“蛟龙”号下潜的中国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研究员杨耀民说:“此次下潜点周围以沉积物为主,大型底栖生物不多。表层沉积物是灰白色的,我们还看到灰黑色沉积物,表明此处可能有火山活动,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雅浦海沟的构造演化。”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蛟龙”号于当地时间18日7时18分布放入水,17时49分回收至甲板。其在水中的时间为10小时31分钟,海底作业时间达3小时11分钟。
“这次下潜是‘蛟龙’号本航次最深的一次下潜,对下一阶段合理科学地安排下潜作业具有指导意义,”航次总指挥邬长斌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