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为序,福鼎展开了一幅幅激扬文化自信的壮丽画卷。 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姥山到中国最美十大海岛的嵛山岛、牛郎岗海滨景区,游客们徜徉其中,尽享山海川岛的雄浑壮美,领略人文风情的无尽魅力,还有特色鲜明的白茶文化、海洋文化、美食文化等,同样引人入胜。 山水丰润,文化铸魂。处于历史上东南民族走廊关键节点的福鼎,是多元族群汇聚之处,其文化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元的样态。多年来,立足资源优势,福鼎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持续焕发新活力。 做好“茶文章” 春暖大地,茶叶飘香。放眼我市广袤茶山,只见茶园随地势蜿蜒起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景美如画。 福鼎位于北纬27°黄金产茶带上,好山好水浑然天成,名茶名景独具一身,孕育了福鼎大白茶、大毫茶等国优茶树良种,造就了福鼎白茶的地域唯一性,享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的美誉。 从唐代开始,福鼎产茶的历史屡有记载。至于明清,福鼎白茶“产银针、白牡丹、白毛猴和莲心等,远销重洋”,闻名中华大地的同时,香飘亚非、欧美。此后数百年,在一代又一代福鼎茶人的带动下,福鼎白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种植和加工技艺,成为福建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岁月更迭,福鼎白茶也在进行现代化“转身”,与生态文化、农耕文化、商贸文化、康养文化、休闲文化、美学文化等跨界“联姻”,催生一批涉茶产业新业态。 ——举办国际白茶大会、开茶节等多个大型茶事活动,开展制茶技能赛、斗茶赛,打造福鼎白茶冠名的精品文体等各类品牌赛事,创作并推出新一批以福鼎白茶为题材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白茶文化品位与价值。 ——全方位推动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宣传,让非遗效应转化为全社会喜爱福鼎白茶的热情。全力推动福鼎白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福鼎白茶的国际影响力。 ——适度开发茶庄园、茶民宿、茶创意基地等项目,打造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等精品线路,以新兴的观光体验游模式集聚人气,形成茶文化气息浓郁、主题风格特色鲜明的精品茶文化主题旅游区,让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 优势机遇叠加,发展空间广阔。2023年,“福鼎白茶”以60.70亿元品牌价值连续14年入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并入选“2023中国十大名茶”前三,进入中国茶品牌第一梯队,预计全年全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将达150亿元。 眼下,福鼎正进一步加快推进世界白茶中心建设,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貌、白茶特色、“三茶”统筹、产城融合、高点定位、智慧活力的要求,打造“一城、一镇、一校、一带”四位一体的全域式世界白茶地标空间体系,作为“主引擎”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讲好“海”故事 “铁枝俗称‘杠’‘阁’,在沙埕一带渔乡已流传数百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每逢渔闲期间,渔民们就会组织‘搬铁枝’,祈求风调雨顺、年年有余……”在沙埕镇铁枝陈列馆,国家级非遗项目铁枝代表性传承人刘端富娓娓道来。 铁枝历来是沙埕渔家元宵节的重头戏,每两年举办一次,吸收了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精华,高度一般7至8米高,由小演员们在铁枝上或坐或站排列着,进行表演。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陈列馆内,则是小型“太姥祈福”的铁枝,仿真的小演员们装扮精美,在枝头上交叉回旋。“元宵节之外,游客们平时可以到馆内一睹小型铁枝的风采。”刘端富说。 念好海经,讲好“海的故事”。依托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我市加大海洋文化挖掘和保护力度,着力培育新时代海洋文化载体,创新渔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挖掘文化遗产,增“底色”。挖掘和保护棋盘山、马栏山等海洋文化遗址,玉塘、潋城等沿海古堡遗址以及18处古渡口遗址,编制保护规划方案,建立非遗陈列馆;保护和弘扬“普渡文化节”、灯会、龙灯及地方“吃福”“祈福”等传统海洋信俗文化,加大“沙埕铁枝”等地方特色非遗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将非遗展馆、非遗体验馆、非遗工坊、传习所等纳入旅游线路,加强游客互动,打造网红非遗空间。 培育文化载体,提“亮色”。举办开渔节、鲈鱼文化节,开展垂钓大赛、学术研讨、海洋深加工食品的发展与创新论坛等多项主题活动,获评“中国鲈鱼之乡”称号;举办海岛音乐节、沙滩气排球、环岛马拉松等活动,把民俗文化、旅游美食、全民健身融为一体,提升海洋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开展海洋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以特色节庆打造海洋文化品牌,亮相各大平台。 推进渔旅融合,添“新色”。依托海之梦渔旅融合“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将休闲渔业与海洋文化相结合,大力推动休闲渔业精品化发展,重点打造以“渔家乐”为代表的海上特色旅游品牌;渔井村巧做“渔旅融合”文章,积极发展渔家乐、石屋民宿、摄影基地等旅游业态,深耕海洋渔文化核心IP,打造“微度假”模式;嵛山岛创新“旅游+”,串联打造五个金牌旅游村,推动观光游向全域游、休闲游转变。 荟萃“舌尖味” 夜幕降临,璀璨灯光点亮夜色,桐山溪西小吃美食街的“烟火气”也逐渐升腾,寻味美食的人群齐聚于此,共赴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清末民初以来,此处便已形成互动美食餐饮中心。改革开放后,无论是邑外所无的纯粹地方美食,还是地方化的外地菜肴,均异彩纷呈。 作为福建美食名城,福鼎依山傍海、气候温润,盛产各种山珍、海味、河鲜,为美食烹饪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材料,并衍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福鼎美食文化,在人们一次次的品尝中充分延展、蓬勃生长。 在经验和智慧一代代传承下,福鼎美食既吸收苏杭菜肴注重冷盘、雕工精细、材质配料清鲜雅致的特长,又继承闽菜肴中注重汤菜、强调清爽咸鲜口味的传统,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福鼎沿海菜肴。至今,我市已研发传承了“十八大碗”“廿四大碗”“八盘五”等传统宴席,以及福鼎香芋宴、福鼎白茶宴、福鼎鲈鱼宴等“中华名宴”,福鼎小吃更是多达378种,其中104种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名菜、名点)”,上下游产值达50亿元,带动近10万人就业。 守正,也要出新。2019年11月16日,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福鼎市全国首个“美食地标城市”称号,福鼎美食迎来了新发展契机。2021年,为放大“中国美食地标城市”的品牌效应,我市按照“一街一品”差异化定位,融合文化、美食、休闲等元素,分别建设桐山溪西小吃美食街、桐城石湖海鲜一条街、山前特色美食街三条特色美食街区,点亮福鼎“夜经济”,推进美食与旅游深度融合。 美食荟萃,香飘四方。将食客“引进来”的同时,福鼎特色小吃也经过品牌包装,利用连锁加盟方式“走出去”,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我市又将修订完善福鼎美食团体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制定“寻味福鼎”小吃谱系,打响“吃在福鼎”美食IP。加快海港广场建设,动工食品谷产业园、太姥山万人海鲜大排档,规范发展鼎融、铂金、融创等夜市,全方位展现福鼎美食“色香味”。开展福鼎小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举办烹饪职业技能竞赛、美食技艺培训等活动,发挥职成教中心实训基地作用,打造辐射闽浙两省的烹饪大师培训基地。做好名厨名菜传承,持续开发特色宴席,让福鼎美食走向全省、享誉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