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奋力蹚出一条“组织强、产业兴、治理优、民心暖”的振兴之路,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从福鼎市区出发,半小时高速车程,驶出柏洋高速口,眼前豁然开朗——道路宽阔整洁,不出三分钟,便来到了村民雷增喜的家。此时,他正和邻居在自家小楼里闲话家常。窗外,一幢幢小洋楼整齐排列。这幅安宁富足的景象,若倒回三十年前,是雷增喜做梦都不敢想的奢望。 “以前住草棚,台风来了,就倒塌了。我们村的老书记王周齐的工作做得很好,搬迁之后,我们有了新房子,还种了水果,去年收入20万元,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村民雷增喜说。 雷增喜种植水果 雷增喜的老家田头村,曾是柏洋村最偏远的自然村,也是出了名的“穷窝子”。转机出现在2000年,柏洋村启动“造福工程”,建起现代化社区,将19个“五不通”自然村的192户、850名村民整体搬迁安置。从“忧居”到“优居”,雷增喜一家的变迁,正是柏洋村从深度贫困村跃升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的生动缩影,也成为福鼎市三十年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注脚。 田头村航拍 沿着水泥路前行,来到柏洋村村委会。柏洋村原党委书记王周齐在党员工作室里与村干部热烈讨论。墙上挂满的奖牌,无声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奋斗与荣光。 三十年前,柏洋村还是个“三无村”——无项目、无资金、无资源,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群众生活困苦。1994年,王周齐返乡后,创立农村基层党建“五心”工作法,以“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为准则,下定决心建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三十年来,柏洋村以“五心工作法”为指引,走出一条党群同心、发展同行的振兴之路。 王周齐与村干部热烈讨论 “村子要发展,关键在党。我们摸索出的‘五心工作法’,就像五把金钥匙,打开了群众心扉,也打开了发展新局。1993年7月13日,我回到柏洋村委会,那时村里负债43万元。现在村里有8个企业,每年的工业产值18亿元,解决劳动力700人-1200人,老百姓安居乐业。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团结一心向党,才有今天的柏洋。”王周齐说。 柏洋村 三十年间,柏洋村党委始终带领群众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农业“一条龙”、乡村旅游“一幅画”、工业企业“一座园”。村财收入从负债累累到如今稳定突破千万元,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彩“三级跳”。据统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7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07元,如今的柏洋村正蹄疾步稳奋力奔跑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绘就一幅党建强、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柏洋村 更令人振奋的是,乡村振兴的火炬正在代代相传。年轻一代的王兆品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继续为家乡建设挥洒汗水。 “接下来,柏洋村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来引领柏洋村全面的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打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柏洋振兴图。”柏洋村党委书记王兆品说。 柏洋村 柏洋村的生动实践,是福鼎市全域推进党建工作的精彩缩影。撤县设市三十年来,全市基层党组织已达1216个,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持续扩大,组织体系进一步织密建强。全市党员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素质不断优化,目前共有党员22569名。这股从基层沃土中萌发、在实践中淬炼的红色力量,正如星火燎原,向福鼎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延伸。


当创客遇上AI!福鼎校园掀起科创热潮
AI赋能课堂革新,更有趣了!
福鼎:种源革新,科技育苗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
林青调研双晏线工程进展
“检察服务‘最美海岛’最后一海里”代
我市开展人大代表、人民法官“同堂共学
福建立新船舶3.6万吨集装箱船吉水
市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召开
全球首张白茶类世界级“金名片”!福鼎白
福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高清)频道正式开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两男子深夜撬锁,盗走1458个硬币……
遇友吵架,男子“义气助阵”,反“自投罗网
做新时代文明少年
【网络中国节•中秋】饼花的光阴